cover_image

芙蓉国评论 | 送别袁老的队伍里,有青年最好的样子

杨兴东 经武门论道 2021年05月26日 01:36
图片
图片

(5月25日晚,无人机在空中拼成袁隆平院士画像。当天,520架无人机在长沙傅家洲起飞,在空中组成一幅幅彩色画面悼念袁隆平院士。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辜鹏博 顾荣 摄影报道)


“当稻花抽芽,稻米成熟时,我们仍然会想起你。”袁隆平院士走后,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表示悼念。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自发前去送别的人流中,年轻的脸孔占了相当大比例。“我和他有一面之缘,在课本上,在饭桌上,在人间里”“我们定当努力,不负韶华,做一颗向上的小种子!”年轻人在纸上、在网上写下心中的话语,以此表达对袁老的哀思与不舍。


送别袁老的队伍里,有青年最好的样子。一位年轻网友跟帖道:“别哭了,上吧。我们不能一辈子躲在老一辈的后面仰望他们的背影。”一名“95后”坐了17个小时火车赶来长沙,他说,“生前我没见过他,一定要来见他最后一面”。梁启超说过,年轻人“如朝阳,如乳虎,如铁路,如白兰地酒,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当一个民族尤其是年轻人,开始追捧为这个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那这个民族就一定会薪火相传、充满希望。同样可以说,青年人为袁隆平奔涌的热泪,蕴含着中国未来升腾的力量。

图片

(5月25日晚,无人机在空中拼出“禾下乘凉梦 一稻一人生”的文字。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辜鹏博 顾荣 摄影报道)


“喜看稻菽千重浪。”真心为国家、为民族付出的人,人民记得,青年记得。在袁隆平生前,每一次在年轻人中公开亮相,都堪比“大型追星现场”。2019年,袁隆平在湖南农业大学参加新学年开学典礼,现场年轻人把心中的偶像围得水泄不通;一条关于他“差点当空军”的采访,社交网站话题阅读1.3亿;他90岁生日前去理发,网友们排着队祝他生日快乐,调侃“吃了他家的大米”……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生活在物质丰富的时代,“90后”“00后”们,追袁老这样的星,所传承的正是为祖国、为人民奋斗的奉献精神。

图片

(5月25日晚,无人机在空中拼出袁隆平院士在稻田边工作的场景。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辜鹏博 顾荣 摄影报道)


以什么样的人为榜样,这是青年人要面对的成长话题。一段时间来,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心目中的崇拜偶像发生了非常令人担忧的偏移。为我们撑起发展脊梁的科学家、实业家,往往不被人关注,娱乐明星、网红主播却轻易成为顶流常客。让人欣慰的是,这种风气已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并开始纠偏。前些时候,有剧组去南京大学拍摄,当地青年学生并没有出现人们想象的那种追捧,反而以平静的态度对待。在悼念袁老的几天时间里,有关袁老的话题始终占据着热搜榜的“半壁江山”,大家都在自发地通过各个角度怀念这位让我们免受饥饿威胁的科学巨匠。

图片

(5月25日晚,无人机在空中拼出“袁隆平 国士无双”的文字。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辜鹏博 顾荣 摄影报道)


袁隆平生前说过,“希望他们为国家、为社会多作贡献。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靠这些年轻人。”很欣慰,在各行各业很多青年正在接过袁老这一辈人的奋斗火炬。互联网上热传的所谓躺平,不过是少数人的一种自我调侃。更多青年正伴随时代的节拍,迈开有朝气、有梦想的步伐,稳步前行。



来源:《湖南日报》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
图片


新湖南评论

用理性睿智的态度

发真实客观的声音

这里有温度有思想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经武门论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